Pixabay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根据《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的建议,部分患者每天需要监测7次。想想,每天要扎自己7次……遵医嘱的人生着实有点难。而且,和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往往更容易发生感染,高频地扎手指无疑增加了他们感染的风险。眼泪也能测血糖有无可能,同时解决疼痛和感染这两个关键问题?有的。比方说,根据年7月发表在《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上的一篇文章,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圣卡洛斯物理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纳米工程系的研究者,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案:佩戴可以收集眼泪的眼镜,通过测定眼泪中的葡萄糖来评价血糖水平。安装在眼镜上的生物传感器
JulianeR.SempionattoMoreto/UniversityofCalifornia研究者对眼镜进行了一番改造:在眼镜鼻托上加装了一个小装置,小装置的一端是一个小漏斗,佩戴时刚好靠近内眼角,可以收集眼泪,眼泪顺着小轨道流入装置的核心部分——生物传感器,在这里完成对眼泪中葡萄糖浓度的测定。传感器的电极与一个电流恒定的电路相连。当眼泪流入传感器,泪液中的葡萄糖和电极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进一步与电极上的普鲁士蓝薄膜反应,生成水和自由电子,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由此产生信号。装在眼镜腿上的信号处理装置对信号进行转换、放大,再通过蓝牙把数据发送到电脑或手机上。测定完成后,多余的眼泪会从容器的裂口接触到滤纸做的泪液出口(下图中的3)。滤纸会立刻吸走这些泪液,并将泪液挥发到空气中,使装置恢复初始状态,方便下一次测量。眼镜鼻托上的装置结构
参考文献[4]等等,如果戴眼镜的人流不出眼泪怎么办?别担心,研究者有催泪杀手锏——薄荷棒。只需用薄荷棒在眼睛下方1厘米左右的皮肤上轻轻一划,眼泪就会不由自主地涌出来。由于我们体内的血糖会随着吃饭出现波动,所以,为了测试这种眼泪传感器,研究者们请了几位志愿者吃饭,并分别在饭前和饭后用眼泪传感器和便携式血糖仪同步对他们的血糖进行了多次测量。结果发现,一餐前后,眼泪传感器微小的电流变化准确地反映了血糖浓度的变化,两种方法得到的血糖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在一日三餐的连续监测中,眼泪传感器也同样探测到了每餐过后血糖的上升和餐间血糖的回落。而且,这副眼镜可以实现更多功能。比如,只需要简单更换鼻托上的电极,这副眼镜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交管部门的好帮手,测定人体内的酒精含量。再换上另一个电极,测定体内维生素含量也不是难事。更换电极,可以测量体内酒精、葡萄糖、维生素等含量
参考文献[4]从目前的研究到眼泪传感器大规模投入商业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随着各种生物传感器的开发,监测血糖、维生素甚至是一些疾病相关标记物的仪器,都会向着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发展。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用运动手表实时监测自己的心率,也许未来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拥有一套实时的监测数据,随时向我们汇报着身体的健康状况。这样看来,我们的眼泪真是可“盐”可“甜”的宝贝呢。脑洞时刻:你还希望眼镜能干嘛?作者名片作者:郭怿暄编辑:悲催的铊宝宝排版:雷颖参考文献:[1]IDFDiabetesAtlasNinth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