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注意到,珠宝首饰是一个很古老的行业,至少有几万年的历史。
根据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的叙述,2.5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会把动物的骨头穿孔,串成项链,打扮自己,请看图片:
(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片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而到了大概年前(《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者为[西周]无名氏;西周,公元前~公元前年,距今大约年),这种在骨头上加工的工匠技艺,已经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切。
(骨曰“切”)
同样的,在象牙、玉石、石头上加工的过程,古代的工匠称之为磋、琢、磨。
(磋、琢、磨。请注意:象牙交易犯法!)
切、磋、琢、磨,这四种技艺的区别,我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它们之间似乎只有“要弄谁”的区别([切]骨头、[磋]象牙、[琢]玉石、[磨]石头),但原理是相同的:用“硬”一些的石头,来切磨“软”一些的石头。
§.1Mohs硬度
古希腊三个老头一脉相承: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是“老老师、老师、学生”的关系。
其中的“老师”柏拉图有一个学生,叫做提奥夫拉斯图斯(希腊语:Thephrastos)。他是亚里士多德的同学,就是这个人:
(图左:提奥夫拉斯图斯,巴勒莫大学植物园里的雕像;图右:提奥夫拉斯图斯和亚里士多德,雅典大学门廊壁画。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公元前年左右,提奥夫拉斯图斯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OnStones。书中提到了他的实验结果:哪些矿物可以刻划其它矿物,并在上面留下肉眼可见的划痕[1]。
这大概是硬度概念,最早的书面记录了!
(书籍《Onstone》,作者:提奥夫拉斯图斯;图片来源:Amazon)
年后(年),一个叫做FrederichMohs的德国人,完善了提奥夫拉斯图斯观察到的结果,提出了一套测量硬度的方法,成为今天矿物学和宝石学上的一个硬度衡量标准——莫氏硬度(Mohs’scaleofhardness)。
(图左:莫氏硬度纪念碑,位于维也纳;图右:Mohshardnesskit,莫氏硬度工具包。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FrederichMohs提出来的硬度衡量方法,就是选出10种矿物作为标准,分别赋予数值1、2、……、10,然后用这10种矿物,按数值从低到高的顺序,去刻划(scratch)被测量物:
(scratchiPhone。视频截图来源:JerryRigEverything
Youtube.